• <li id="gguga"><dl id="gguga"></dl></li><li id="gguga"><dl id="gguga"></dl></li>
    <li id="gguga"><dl id="gguga"></dl></li>
    <dl id="gguga"><acronym id="gguga"></acronym></dl>
  • <code id="gguga"><wbr id="gguga"></wbr></code>
    文章首頁 >> 行業動態 >> 行業動態 >> 流動性大留不住人:養老護理員隊伍急盼“輸血”
    流動性大留不住人:養老護理員隊伍急盼“輸血” 熱 薦
    來源:北京青年報 瀏覽次數:34511

    【現實挑戰】養老護理員因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社會認同度低、工資待遇差等原因,面臨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的窘境

    【應對策略】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意見,提技能、降門檻,應屆生入職可獲獎勵等,鼓勵更多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失能、失智、獨居、高齡老年人日益增多,養老護理人員的社會需求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新興行業。

      然而,養老護理人員短缺仍然是養老服務機構面臨的普遍問題。目前,北京市老年人照料需求巨大,如何才能把人才留在養老事業中?


      勞動強度高 生活壓力大

       養老護理員身處“低配”困境

      “我來自農村,也沒有啥文化,過去一直在家務農,來北京8年換了3份工作,做養老護理員有4年時間了。”55歲的劉士英(化名),現在是北京一家民營養老機構的一名養老護理員。在從事養老護理服務行業之前,她并沒有太多照顧老人的經驗。在入職前,她進行了崗前培訓,培訓通過后,主要負責照顧半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護理老人還是挺累的,喂飯、翻身、擦洗身體、清理大小便,這都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有時候遇到老人心情不好,會突然破口大罵,我們也只能忍著。”干了4年,劉士英算是為數不多的老員工。她說食宿是由公司解決,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有3200元左右,在這家養老機構里,算是高工資。然而,這份“高工資”可都是辛苦錢,劉士英說,工作基本上沒有節假日,也沒有八小時內外之分,休息也只能是忙里偷閑。從去年10月份開始,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不知道還能在這個行業做多久。

      “我們機構目前入住的老人有135位,其中能夠自理的老人有58人,護理型的老人有41人,其余36位老人都是失智老人,這部分老人護理起來相對難度較大,強度也大。”北苑椿萱茂老年公寓健康服務部經理助理孫宏鑫是北京市懷柔區人,1996年出生的他,從事養老護理工作3年半時間,在這所老年公寓已經算是“老資格”了。“科班”出身的他表示,雖然學的是“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但剛剛從事這份工作時依然很不習慣,要事無巨細地去照料陌生老人的吃喝拉撒睡,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需要適應。

      孫宏鑫所在的北苑椿萱茂老年公寓目前有60名養老護理員,年輕的養老護理員占60%,四五十歲的養老護理員占40%,一線護理員的月薪大概4000元左右。孫宏鑫表示,雖然養老護理人員的食宿由機構承擔,但目前護理員的工資待遇整體而言還是偏低,生活壓力比較大。即便如此,作為養老機構中的年輕力量,他對養老護理員的前景充滿希望,“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很辛苦,但我會堅持下來,盡力讓老人活得更舒適,更有尊嚴。”


      缺數量 更缺“質量”

       養老人才一畢業就流失

      近幾年,為了給老年人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對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由于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社會認同度低、工資待遇差、職業保障少、從業風險高等原因,不少養老服務機構的養老護理人員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面臨著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窘境。

      在本市900余家養老服務驛站中,因為缺少專業的養老護理人員,不少工作人員開始扮演護理員的角色。“95后”的北京女孩周曉偉,自2016年畢業后,來到海淀區一家養老服務驛站工作,一干就是四年多,常常身兼數職。

      “我們學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當時一屆就一個班,一個班30多名學生,畢了業依然從事和專業相關工作的不到10人,這樣算下來,我們班畢業后從事本專業的人不足三分之一。”周曉偉說,“有一位在養老機構從事護理員工作的女同學,工作了一年多就離職了。因為太累了,總是要值夜班,聽說工作沒多久就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聊到同學們的工作情況,周曉偉的語氣有些無奈。

      在驛站工作四年多,周曉偉一直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關注驛站中的養老服務人員。“養老驛站的養老服務人員雖然工作強度沒有其他養老機構高,但待遇和穩定性都不及機構好,希望能多關注養老驛站的養老服務人員,為我們提供更多培訓學習的機會。”

      據了解,為給養老事業注入年輕血液,北京市一直在行動,近年來一些高校先后開設老年服務專業,養老護理員隊伍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另外,本市近年來出臺不少政策,提升養老服務人才的專業素養。


      提技能 降門檻

       政策扶持提高職業吸引力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在近年來的走訪和溝通過程中,我們發現人才問題成為制約很多機構發展的瓶頸。”北京養老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冬表示,目前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普遍呈現“三低三高”特點:社會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學歷水平低和流動性高、勞動強度高、平均年齡高。為解決養老服務人才缺口大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意見,鼓勵更多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

      技能技巧要求在“升”,入職學歷門檻在“降”。去年年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這一標準將從業人員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明確未取得小學畢業證書的考生,理論知識考試可采用口試的方式,主要考核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應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為順應居家和社區養老需要,在各職業等級中新增養老護理員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應具備的技能要求;關注失智老年人照護需求,將“失智照護”分層次納入各職業等級的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

      今年,北京市民政局發布《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并且剛剛結束了面向社會的意見征集工作,其中數條明確的經濟鼓勵手段令人期待。如針對國家統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提出的入職獎勵,凡進入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從入職滿一年后分三年發放一次性入職獎勵。在金額區分上,本科及以上學生可拿到6萬元,專科(高職)為5萬元,中職為4萬元,每年按照總額的30%、30%、40%比例發放。同時,將為在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發放每人每月1000元的一線養老護理服務獎勵津貼,獎勵津貼依據市社會福利綜合管理平臺登記信息,由區民政局直接發放給養老護理員本人,增強從業人員獲得感。(文/沐晴 張媞)

    您看到這篇文章時的感受是:
    0

    支持
    0

    很棒
    0

    找罵
    0

    搞笑
    0

    軟文
    0

    不解
    0

    吃驚
    0

    欠扁
    相關文章列表
    熱門文章TOP 10
    熱門文章TOP 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一个人晚上睡不着看b站大全| 蜜桃成熟时无删减手机在线观看 | 老汉色av影院| 美国一级毛片完整高清| 日本猛妇色xxxxx在线|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2022男人天堂| 精品视频在线看| 日韩福利小视频|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 韩国三级电影网| 欧美啊v在线观看| 摸BBB揉BBB揉BBB视频|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视频观看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久久|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silk131中字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极品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六月丁香综合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激情人妻另类人妻伦|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